第五百章 常久全的往事
知道了常久全儿子小田的病情,杨承志坐在那里思考用什么方法去救治这个可怜的小男孩,因为孩子太小,再加上受伤几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杨承志想到的几个方案都被自己一一推翻。
不是说他不愿意用这几种方法救治小田,主要是小田的伤势和身子骨经受不知道哪几种方法的治疗,可能没等治疗完成的话,小田就撒手西归了。
而站在一边等候的常久全看到杨承志坐在那里思考也不敢出言打扰,他知道现在他妻儿的安危都记挂在眼前这个这些天大出风头的青年手中。
站在那里的常久全看到杨承志沉思,他自己也想起了前些天发生的事情,在过完年的一天上午,以前和自己一直一起跑煤车,在自家出了事情以后一直对自己进行帮助的同村的常卓大哥兴冲冲的到了自己那间不算房子的房子。
一见到自己的时候,常卓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他,他的妻儿有救了,听了常卓的话,常久全听的是满头雾水,自己妻儿有救了,这怎么可能。
自己从一个家产几十万华夏币的小康之家沦落到现在,都是因为给妻儿治病,可从来没有听哪位医生说过,他的妻儿有救了,他们最多告诉的就是送来的太迟了,回家慢慢调养去吧。
作为一个成年人他当然明白这些医生话中的意思,说白了医生对他妻儿的病情也是无能为力,让他回去给妻儿准备后事就行了。
可他一直不甘心,他不想看到和他一起从平穷到富裕一直陪伴他的妻子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就撒手人寰。
可能由于他的诚心感动了天地,在各种土方的调养下,妻子梅荣和儿子小田奇迹般的熬过了一说所说的期限。
这让他更有信心妻儿终有一天能醒过来,一家三口还能像以前一样开开心心的生活,可到了最后,他就连给妻儿最基本的营养补助也接不住了。
这时候的他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从亲朋手中一毛钱也拿不出来,到最后就连他最亲的父母都劝他放弃吧。
可他不忍心,也不愿意,他仍旧执着的想着法子给妻儿找土方子,到了后来,就连他的父母也不愿意搭理他了。
他也明白父母亲友的这种想法,这几年来他们在他妻儿的身上花费了太多,他们都不想再去做这种无用功,在他们看来,在这对可怜人的身上花费再多他们娘两也不会回到以前的样子。
预期让这对苦命的娘两躺在那里受罪,还不如让他们少受点罪,让他们再入轮回,转世投胎到一个不用受这种罪的好人家。
可他们不知道常久全的心里,在常久全看来,妻儿撒手西归的时候就是他离开人世的一天。
今年过年的时候,在以前跑煤车的朋友的帮助下,好坏不说也过了一个年,看着日渐憔悴的妻儿,常久全也知道她们的时日也不多了,这个时候的他甚至也写好了遗书,打算到了那一天陪着妻儿一起走。
可没想到这刚过了年没几天一直对自己照顾有佳的常卓大哥过来说妻儿有救了,虽说对于常卓说出的话不相信,不过看在这些年常卓对他家一直帮助,常久全也没有出言反驳。
不过他听到常卓的话也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在早几年自己还有钱的时候,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一句,可到头来自己的妻儿却是一天不如一天。
常卓看到常久全的表情,知道这个受了好几年罪的兄弟不相信自己的话,他也没有多去解释。
直接和常久全说起杨承志的事情,把从女儿口中听到的杨承志在这段时间的神奇表现一一说给了常久全。
期初常久全听到杨家沟的杨承志的酒厂如何赚钱,如何给村里人办实事,这些都和他常久全没有一丝的关系。
到最后听到杨承志在平城第三人民医院如何大展身手救醒了昏迷了半个多月的金英智,还放出话说在三到五个月的时间救治两个身患绝症的患者。
听到常卓的这几句话,常久全心动了,作为地地道道的昊天县人,杨家沟他可是知道,再说这个杨承志也是杨家沟人,在他想来只有准备了足够的钱财的话,他肯定会给自己的妻儿治病。
不过想到了治病所花的钱财,常久全顿时没有了言语,现在的他就是到平城所需的路费都没有着落了,村里以前和他熟识的人除了几个以前一起跑煤车的朋友外,剩下的人看见他就躲得远远的,生怕他找他们开口借钱。
常久全的想法常卓当然知道,他也知道这个和自己一直跑了多年煤车的兄弟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以前开朗活泼的他,现在自卑的就连见到他这个多年的朋友也只是简单的问候一下,别的话一句也不愿意说,没事的时候就是呆在家里照顾躺在炕上的妻儿。
常卓把杨承志送给常久全的那五粒壮骨丹,按照杨承志的交代,让他用水化开,每隔几天就给这对苦命的娘两喂食一点。
常久全见都常卓拿出的那五粒散发着药香的丹药,知道这必定是好东西,就问常卓这是什么东西。
常卓听常久全的问话,就像看白痴一样看他,这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这家伙难道是从火星来的,这几天外面报道中除了说杨承志医术的神奇之外,就说到这种药丸了。
不过常卓转头想到常久全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原因了,常久全不说别的,他现在连上小学孩子都配备的手机也没有,整日呆在家中照顾妻儿,哪有时间出门去听村里人的闲言碎语,更何况即使他想听,别人也不一定想和他说。
常卓告诉常久全这种药丸叫壮骨丹,黑市的价格是一千万美元一粒,这还是有价无市,杨承志送他几粒让他先给妻儿服食,先调理一下梅荣的身子,等过几天杨承志办完事回来就给这对可怜的母子治病。
听了常卓的解释,常久全是喜出望外,他不在意这几粒小小的药丸的价值是多少,他在意的是妻儿服食之后有没有作用。
等他用水化了一粒壮骨丹,小心翼翼的给妻儿服食下去后,过了大约十五六分钟后,原本气息奄奄的梅荣和小田呼吸急促起来,原本灰白的脸上也多了几丝淡淡的血丝。
看到这种情况后,常久全是喜出望外,从妻儿的呼吸中,他能听出,他们的生命力又强了几分,这是他想都不敢去想的。
梅荣母子的变化,常卓也看在眼里,他在欣喜的同时也知道了为什么这种药丸在黑市上能卖到那么高的价格,一千万美金就是他几辈子都赚不回来的。
虽说心里羡慕,但是常卓没有一丝眼红,他倒是觉得这几粒丹药送来的及时,至少在近期内这对可怜的母子没有什么危险了。
看到梅荣母子稳定了不少,常久全感谢了一番常卓,常卓摆了摆手,接着告诉常久全他这次过来除了给他送壮骨丹之外,只要是接他去杨家沟。
他在回来的时候,杨承志就安顿他,让他把常久全接到杨家沟去找一个叫杨凤山的村支书,村支书会安顿好他们的。
说到这里,常卓满脸笑容的告诉常久全,杨承志接他们到杨家沟不是为了便于治病,而是让他两去杨家沟的酒厂上班,也就是说以后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
听到这里,常久全才听明白,这个杨家沟的杨承志是想帮主他这个从不认识的人,而且还给他安排了人人羡慕的好工作。
这时候的常久全也不在推辞,他现在就想挽救妻儿的生命,要是妻儿有救了,哪怕是以后用他的生命去报答杨承志他都愿意。
常卓和常久全两人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东西收拾好了,常卓出去打了一辆车,拉着梅荣母子和家中还能看得上眼的行李离开了令常久全伤心的水头。
因为拉着两个昏迷不醒的病人,这车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了三十多里外的杨家沟,等到了杨家沟常卓立马拨通了杨承志留给他的号码。
那边早已接到通知的杨凤山接到常卓的电话之后,立即到马路上去迎接常久全这一家子。
村里人都是实在人,杨凤山也不例外,见到骨瘦如柴的梅荣母子,爱心立马泛滥,带着这几个人到酒厂的宿舍中安顿下来之后,立即自掏腰包又给常久全这个新家置办了不少东西,还让自己的老板把家中留下的肉菜送给常久全不少。
接到通知的闫雪飞当然也的拿出厂长的派头,立即派人出去给常久全这个小家置办了别的宿舍所没有的电视和冰箱,还当下给常久全先预支了一个月的工资,同时安顿村里饭菜做的香的人家,每人一天给常久全做饭做菜。
常久全七尺高的男儿见到这一切,感动的是痛哭流涕,几年了除了几个和自己一起跑过煤车的朋友之外,还从来没有人这样关心过他们一家,而这里的素不相识的人们一见面就这样对待他们,这让常久全如何能受的了。
这一个来月下来,妻子梅荣和儿子小田在杨承志留下的壮骨丹的调养下虽说没有太大的起色,但是最起码生命力旺盛了不少,至少在短期内没有生命危险了。
。。。。。。。
坐在那里沉思了许久的杨承志突然眼前一亮,他想出了一种治疗常久全儿子小田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只能他自己知道。
想到这里,杨承志转头对不知道想什么的常久全说道:“久全大哥,我想和你说说小田的事情”。
常久全听到杨承志的话,从回忆中醒悟过来,看着面色复杂的杨承志,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还是咬着牙说道:“杨兄弟,有什么话你直接说就行了”。
杨承志点点头,“久全大哥,我也不瞒你,小田的病情要比嫂子严重的多,小田能活到现在简直是个奇迹,我也想了不少方子,可因为小田年岁太小,身子骨也经不住折腾”。说道这里杨承志停顿了一下,他想知道常久全心里是怎么想的。
常久全听了杨承志这话,眼眶一红,长叹了一声,看着病床上的儿子,喃喃道:“儿子,都怪爸爸,要是爸爸哪天不出车的话,你们母子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的事情爸爸也尽力了,要是有来世的话咱们再做父子”。
说道这里,常久全的眼泪止不住的滑落下来,其实他在儿子小田刚出事的时候就知道儿子受的伤要比妻子眼中,那时候医生就告诉他,小田能活着简直就是个奇迹。
隔了一会常久全抹了一把眼泪,低声问道:“杨兄弟,难道没有一点办法了,”父子连心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常久全也不愿意放弃。
杨承志定了定神,看着常久全说道:“办法还有一个,不过希望不大,你要是信得过我的话,就让我把小田带走,我带他到平城三医院做一个封闭治疗,要是有成效的话,半个月的时间,小田就能回来”。
听完杨承志的话,常久全想了想,“杨兄弟,对于小田你有几分把握”。
杨承志想了下,“三分把握,久全大哥话我说明,嫂子的事情我真的有把握,不过小田我至多有三分的把握,治疗不治疗都在你”。
常久全听完杨承志的话,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小田的小床边,低头在小田瘦的只剩骨头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又用手在小田的身上轻抚了几下,转头对杨承志说道。
“杨兄弟,小田就交给你了,要是真的治疗不过来,我希望你能把小田给带回来”。这话中的意思很明显,即使小田真的没救了,常久全也要让小田魂归故里,不让他这个幼小的灵魂飘散在外面。
杨承志点点头,“久全大哥,没问题,这个我可以保证,即使我救治不好小田,我也把小田带回来,让你看他最后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