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底细
‘剑法有缺,善守不善攻···唉,师父啊······’
秦旸的心思何其敏捷,当即想到这是他师父的手笔。
在剧变发生之前,秦旸一直住在山谷之中,平日的交手对象也就是师兄师姐。
剑法的杀招对于那时的秦旸来说,全是无用武之地的东西。所以他师父选择了隐瞒部分剑法精义。
那时的林道游应该不会想到,自己会突然撒手人寰,自家的徒弟中还有个间谍,让另一个徒弟差点翻船。
要不是秦旸在危急之际觉醒了记忆,林道游这一脉算是绝了。
“墨家剑法总结起来不过三招。”
玄翦低头,黑剑转向和白剑平行,斩向秦旸小腹,“一,便是以守代攻。”
守中藏攻势,凶险至极。
秦旸身形往后纵退,躲过这极险的一剑。
“二,就是以攻代守。”
进则攻势如潮,剑影纷飞,攻势极端。但在激烈的攻击之下,还藏着余意未尽的守势。
若敌人以为有机可趁,使出杀招,就会发现在极端的攻击之下藏着的是全面的防守。并且在防守之后,剑式又会转为“以守代攻”,杀敌于片刻之之间。
“三,就是攻守兼备。”
玄翦手上黑剑疾斩,攻势守势变换不定,逼得秦旸连连闪退。
但在退让之时,秦旸面色未有一丝波澜,未有一双眼瞳中有着令人难以直视的明亮光泽。
“墨家剑法,我会了。”
秦旸陡然剑路一变,守中藏攻,“二墨相连”之中隐含剑气,挡下玄翦之剑后立即转变成“血墨奔腾”。
他不只是会了,还将其化入剑式之中,活学活用。
练了十年的墨家剑法,秦旸早就摸透了每一招每一式的变化,只是之前限于剑法有缺,无法尽展其能罢了。
现在在激斗之中,秦旸在玄翦使出却是剑招之时,干脆就直接耗费劫力辅助解析推衍,在对方使用过一次之后,便将剑法补全。
“铿锵——”
剑锋交鸣之声不断,墨色剑气如同一团墨云,在这片荒地上飘荡。在墨云之中,两道身影明灭不定,剑势凌厉,激烈相斗。
在补全了墨家剑法之后,玄翦还想靠着此剑法压制秦旸,那难度可是不小。
不过这种对抗并未让玄翦气恼,反倒是激起了他更大的兴趣。
“仅仅是看了一遍就从我这学走了攻守三招。小子,你让我的兴趣更大了。”
剑法一变,玄翦首度使出墨家剑法以外的剑式。黑剑舞动,剑芒如黑色闪电,不详而凄厉,剑风呼啸,如狂雷爆鸣,声势非凡。
墨家剑法虽也算是不俗的剑法,但它终究是墨家中给弟子们筑基用的剑招,比它高级的剑法并不算少。
而玄翦这等人物,所学更是不会仅只墨家的剑法。
“黑煞三势·狂雷吼。”
不详的黑色电光闪烁,狂暴的雷鸣轰响。这一刻的玄翦终于显露出了墨家死神的风采,他,就是墨家最大的刽子手,是墨家的死神。
这一瞬间,这一招,已是隐隐超过了‘意气并行’,彰显出了玄翦那不详而狠厉的杀伐剑意。
“轰!”
面对这一剑,秦旸真气剧烈波动,劫力快速燃烧,辅助其思维运转,让其之意呼应天地元气,发出轰鸣之声。
‘意气并行’,成。
外界的压迫和内部的统合,让秦旸的意志融入了真气之中。然而秦旸本身就已经开始了灵肉合一,这回让意志融于真气,也让真气和肉身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
真气的原型内力本就是炼精化气而来,如此一来,真气和肉身精气相合,更是产生了连锁性的反应,秦旸的精气神在此时聚合为一体。
“火延。”
白剑起烈火,这非真气形成的虚幻之火,而是真正的火焰。在此时刻,秦旸终于使出了参悟许久的“忘情天书”之招——火延。
而为之付出的代价便是秦旸的劫力在疯狂燃烧。
“轰——”
明烈的火焰和阴暗不详的黑色电光相斗,一明一暗的气劲碰撞,震裂了脚下地面,让土壤焦黑,令断水和转灭连连后退。
“真真是好悟性,好少年啊!”
玄翦此时的面容有着说不出的诡谲,话语中也是带着微微的重合之音,他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诡异而邪恶的氛围,周围空气都似乎随着他的话语在不停波动。
经过一番战斗,再加上此时消耗劫力,秦旸终于觑得玄翦的一点底细,知晓了他真正的根本武功属于哪种路数。
玄翦练的是魔功,且在精神方面涉及很深。
“杀龙潜。”
剧烈的杀气轰然爆发,黑剑之上流溢出黑色的水光,那是杀气和剑气混合而成的光泽。
玄翦身周骤然浮现出三道衣着相貌皆不同的身影,这三道身影又再度重合,化作一颗黑色的杀气龙头,随着黑剑一并攻来。
“火延·剑气江湖。”
秦旸挥荡出火焰剑气,熊熊烈焰融于剑气之中,周身笼罩烈焰,犹如一尊烈焰中的战神一般,迎面撞上黑色龙头。
“轰轰轰——”
星星点点的火焰如雨般落下,黑色的杀气散溢,两道身影相对而立。黑剑横于秦旸肩膀之上,锋刃贴着脖颈,锐利的锋芒让脖颈出现一道浅浅的血痕。
白剑的剑尖停于玄翦胸膛之前,只差一点就要刺入左胸,剑上的火焰已是让玄翦的衣衫出现了焦黑的痕迹。
“能在这境界与我较量,天下少有,很不错。”玄翦撇了眼胸前的剑尖,微笑道。
“你······”
秦旸刚要说话,就觉一股冲击撞向脑海,两眼一黑,缓缓倒下。
昏迷之前,他的目光掠过玄翦的面孔,心中闪过一个念头,‘这狗东西,是不是玩不起啊!’
说白了同境界较量,结果打完之后竟然爆发真正实力冲击秦旸脑海。
同时,大罗天给出讯息:
对于玄翦的解析终于结束,此时,秦旸剩下的劫力只剩下一千五百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