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国师来了
小丁见到赵来喜、赵虎等人都平安无事也就放了心,离开乡兵的大营,再次朝县衙走去。他要听一下黄文龙、杨县令和费文下一步的安排。
来到县衙大厅时,几位首领仍在讨论兵力分配的事情。黄文龙和杨县令见到小丁到来,都客气地与他打招呼,并给他让座。
费文看见小丁就不顺眼,他不知道小丁之前所做过的那些事情,搞不明白为何黄文龙和杨县令会对一个普通小兵如此客气。
“我们在商讨军机大事,你一个小小士兵,跑来作甚?”费文目光寒冷地盯着小丁说道。
一旁的黄文龙见费文的语气不善,连忙过来解围道:“费大人可莫要小看这位田小丁,他可是个将帅之才啊!我们此次出兵的几次小胜仗,可都离不开田小丁的功劳呢!我正准备将田小丁的功劳上报给知州大人,让知州大人报给朝廷,看看能不能帮他讨个将军职位呢。”
“呦嗬,他有将帅之才?他现在还是小兵的身份吧?我们现在的会议都是要求都尉以上的军官才可以参加,他有什么资格?”费文把嘴一撇,白了小丁一眼说道。
“好吧,田小丁,我现在就认命你为新泉县兵马都统制,统领新泉县所有兵马。”黄文龙见费文不依不饶,便当场任命小丁为都统。
大宋国的兵马都统制相当于县级别的军官,一般每个县里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就是都统制。黄文龙身为州级别的兵马都指挥使,职权有限,最多也就能任命个都统、都尉之类的官职。
“多谢黄大人提拔!”小丁见黄文龙替自己出头,连忙抱拳道谢。
这样一来,费文便没有再赶小丁出去的借口了。
费文见黄文龙极力维护小丁,猜测他二人关系应该不浅,他与黄文龙同级别,也没必要因为一个小丁去得罪黄文龙。何况,目前黄文龙已经将军队的指挥大权全都交给了他。
几位首领继续商谈兵力分配的事,只是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小丁听得有些不耐烦,便开口说道:“几位大人,既然胡人不来攻城,我们为何不去主动攻打胡人呢?”
听见小丁这话,费文的脸差点都绿了,他以为小丁是故意讽刺他上次的兵败呢。
黄文龙和杨县令也住了口,他们当然是知道费文现在已经被胡人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再与胡人开战了。
“田都统,你可知道胡人是擅长骑射吗?我军都是步兵,胡人多是骑兵,你觉得我们用步兵去对阵骑兵,还有胜算吗?”费文刚刚吃过一次亏,也总算明白了当初杨县令提醒他的话,现在他又给小丁讲了出来。
“这个,我当然是知道的。”小丁不慌不忙地说道,“不过,我说主动进攻,并非是带兵去与胡人主力硬碰硬。”
“田都统,莫非你有什么攻敌良策?”杨县令见费文称呼小丁为都统,他便也跟着这样称呼起来。
“良策倒是不敢说,不过主意倒是有一个。”小丁慢慢说道。
“快说出来听听。”杨县令有些期待起来。
“我听探子禀报,胡人的粮草囤积点,是在土河镇,我们不妨派一支人马,去土河镇烧毁胡人的粮草,胡人没了粮草必然就会军心大乱,到时候我们再去攻打他们……”小丁讲出他的计策。
其实这也不算是小丁自己想出来的计谋,他穿越前看过不少诸如之类的小说、电视剧,里面有太多人喜欢使用这个计谋了。
虽然,在小丁看来,这种烂大街的计策已经被很多小说和电视剧里的人物给使用烂了。但是不得不说,这个计策,在两军打仗之时确实十分管用。里曹操就是因为烧了袁绍屯粮草的乌巢,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今天,小丁也想用这个计策去烧李道承的粮草。
“田都统,我果然没看错你!”黄文龙听了小丁的话,顿开茅塞,宛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开窍。
费文一听也是眼前一亮,他是个无利不起早之人,刚一来前线,就令大军损失一半多,其实也有他立功心切的原因在内。当初威风凛凛地带兵来到前线,满以为过来打个大胜仗回去好邀功请赏、升官发财 ,没想到却大败而归。现在听见小丁说的计策,他也认为此计可行,如果这个计策顺利实施了,那么打败胡人的日子就不远了,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的。
“妙计,妙计,田都统妙计!”杨县令不住夸赞。
几位首领都认同了小丁的计策,下一步就该派兵遣将了,如何派兵其实也是个大学问,谁去执行,谁去接应,带多少人马,到了之后如何执行,这些都要考虑进去。这也考验一个统帅的统兵能力。
分兵派将的事自然就落在了费文身上。费文当即决定,此事由他自己亲自去执行,就在今晚,他要带一万人马,带着干柴硫磺等引火之物,前往土河镇去烧毁胡人的粮草。
小丁一听费文的这个打算,当即就知道这个统帅是个草包。如果换成自己是统帅,他会先派人去土河镇一带先查看好地形,再探听好土河镇一共有多少兵马看守粮草,都在哪些位置设有岗哨。做好这些侦查工作之后再去派兵。
而且派兵也不会一下子就带一万兵马前去,此去是去烧粮草的,又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带几千轻骑足矣,带一万兵马过去,目标那么大,很容易就会被敌人的岗哨发现的,而且费文也没有安排接应兵马,和拦截胡人救援的兵马。要知道,胡人的大营,距离土河镇并不算远,如果胡人发现土河镇失火,大营这边必然会派兵过去救援的。到时候,费文想要全身而退,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定边城这边的首领们在商议着如何去烧胡人的粮草。胡人大营的中军大帐里,李道承也同样和军师毛延顺以及众武将,在商谈如何对付定边城。
“我想,现在陛下应该已经收到大皇子的信函了,援兵应该很快就会到来。”毛延顺掐着指头算着日子。
“军师说的没错,信使骑快马去往兴庆城大约也就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李道承在一边附和道。
兴庆城是大夏国的都城,距离雍州这里也不过几百里的距离。
这时,有军兵进来禀报:“启禀皇子殿下,有兴庆城的飞鸽传书到了。”
“快呈上来与我一看。”李道承连忙说道。
士兵将一张纸条呈上来,李道承打开纸条一看,见上面写着:“已派国师率领三万兵马前去支援,兵马已发,勿急!”没有署名,却有皇帝印章的印迹在上面。李道承知道是父皇怕他着急,才飞鸽传书过来的。心下高兴,立即哈哈大笑起来。
毛延顺见李道承看完纸条笑了起来,便知道肯定是有好消息,便问道:“大皇子因何而笑?”
“军师,我父皇说他已经派国师带领三万大军前来支援了。”
“原来是国师来了啊!”毛延顺也十分高兴。
“什么,国师来了?太好了!”众武将也纷纷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