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盛唐无疆
呜呜呜!」
伴随着一阵汽笛声响起,大唐第一艘使用了蒸汽机的新式海船使出了江南造船厂。
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在李承宗有意无意的隔空指导之下,江南造船厂总算是不负众望,生产出了使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大海船。
许敬宗跟李承宗亲自跟着来到了上海,来参加新式海船的海试。
一旦这艘船只的海试顺利,那么江南造船厂立马就会开动马力的生产。
并且,登州、泉州、广州的造船作坊也都会紧随其后的开始生产蒸汽船。
争取在十年内让蒸汽船取代八成的海船,成为大唐海域最主要的存在。
整个大唐,没有谁比李承宗更加意识得到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
中原王朝一直都是传统的陆地王国。
明明有长长的海岸线,但是各个王朝都是不重视海洋,甚至畏惧海洋。
李承宗自然是不认可这样子的方式。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这种情况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愿意出海的人还是非常的少,这自然不是李承宗希望看到的。
不得不说,许敬宗对于人心的把握还是比较充足的。
让更多的人对暴富充满了期待,愿意出海的人就会变多。
虽然海军的发展很受重视,但是大唐现在其实在海洋上没有太大的敌人。
所以蒸汽船完全可以给商人使用一部分,军民同时发展。
……
火车轮子冲击铁轨的声音是那么的悦耳。
李承宗从辽东站缓缓的下了火车。
这是他巡视天下的第十二个月了。
这一年里,他把大唐主要的州府都走了一遍。
马周跟着李承宗巡视天下,对于每个地方的情况,他都有做事前的确认和了解。
所以哪怕是手中没有什么的资料,他也能侃侃而谈。
李承宗是非常重视辽东道的。
这里不仅矿藏资源丰富,木材资源丰富,更是有着广袤的黑土地。
虽然大唐现在不缺土地,但是要考虑长远的未来。
如果不好好的经营这一块的领土,就有可能落到其他部落手中,将来成为大唐的威胁。
并且,除了辽东道之外,北边靺鞨人和室韦人生活的区域,虽然更加的寒冷,但是李承宗也觉得有必要纳入到大唐的区域来。
哪怕是用来流放犯人也可以。
李承宗是非常重视思想教育的。
特别是在军队里头,更是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但是在各个书院,之前并没有太多在这方面进行引导。
伴随着大唐的飞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
大家的思想也是经受了非常多的冲击。
以后读书人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些人的思想肯定也是要引导的。
六部这个机构,显然是已经有点不能满足要求了。
虽然机构调整才过去了几年,但是李承宗已经让内阁和六部再次商讨调整六部的职能。
该增加的自然就要增加。
……
武德二十年,伴随着李渊的去世,大唐彻底的进入到了李承宗时代,进入到了工业化时代,进入到了一个全所未有的时代。
科学技术发展了十几年,彻底的进入到了一个爆发阶段。
各种层出不穷的东西都已经出现了,甚至在渭水书院的物理学院,都已经开始使用电力了。
蒸汽机更是成为各个作坊都在使用的普通设备。
而大唐的铁路和水泥道路里程,也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蒸汽汽车的普及率大大的提高,自行车成为了各个城池里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大唐的军队更是把四周的蛮夷彻底的清理了一遍,整个太平洋都已经成为了大唐的内海。
南洋各个国家也都纳入到了大唐的管理之中。
经过了多年的试用,内阁也算是正式的登上了大唐的政治舞台。
刘仁轨成为了大唐最年轻的内阁总理大臣,带着几个内阁大学士,开始管理大唐。
李承宗也总算是可以当一当甩手掌柜。
除了每个月两次的大朝会,日常的朝会他直接就不参加了。
这么一来,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唐多了一堆的皇子和公主。
朝中上下,再也没有人需要担心大唐后继无人了。
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唐有李承宗这个舵手把控,朝着正确的道路上快速前进,很快就将所有其他国家都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唐人,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受人羡慕的一种身份。
无数的番邦蛮夷女子,以前往大唐为自己最主要的人生目标。
大唐的人口数量也快速的突破了两个亿,朝着更高的目标而去。
盛世大唐,彻底的拉开了新篇章。
全书完!
最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到精华书阁进行查看
为您提供大神南山堂的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378章 盛唐无疆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