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立案
石庭县西山。
枝繁叶茂的森林,主要集中在山顶处,从半山腰开始,就变的秃了起来。
这里有数不胜数的墓碑,一些早期的墓碑上,还能看到死者或朋友撰写的墓志铭。
石姓大族没有出什么流传至今的名人,但这么一代代的传下来,识文断字的人是非常多的,石庭县里留下的各类古籍文献等等,也都极多。
不过,几百年的聚居,没有管理的墓地是不可能无限蔓延的。一些早期的墓地,都陆陆续续的遭了贼。
好在本地人普遍没有厚葬的传统,墓穴不大,陪葬也少,多以主人生前的读物和器皿为主,偶尔能找到一块砚台,几只民窑的瓷器,就算是不错的收成了。
收入不高是盗墓贼较少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石姓人家依旧住的很密集,依旧将长辈的陵墓安排在西山上,偶尔来往的村民要是碰到盗墓贼,照例是要往死里打的。
望着这些密密麻麻的墓碑和墓包,石庭县的两名痕检和法医,都有点懵。
卫群其实不太愿意干这个活,跑野外取个尸体已经非常累了,江远就提出一个理论,就让大家卖力的证实,这就太傻太累了。
江远自然不会惯着他只道:
旁边的痕检听的直皱眉:
江远没给卧龙凤雏面子。排查几万个墓穴,不是比排查几千人还简单,最起码,你不用给它做讯问笔录啊。
江远也不是脑子一抽,才想到塞尸体到墓穴这回事的。
首先,受害人的死法又惨又直接,并不像是激情杀人式的误杀,更像是长时间的殴打之后被杀死。且殴打的部位很有讲究。
而到了杀人的时候,杀人的手法也不像是新手,这种感觉用报告的形式比较难以描述,但看的尸体多了,自然就能分辨的出来。就好像高手屠夫杀猪,和新手杀猪的区别一样。前者的犹豫和迟滞要少的多,后者则往往会出现异乎寻常的失误。
简单来说,就是打人的时候打的很专业,杀人的时候杀的也很专业。有点像是职业杀鱼的样子,说去鱼鳞的时候就是单纯的去鳞,说放血的时候就是单纯的放血。
最后,是埋尸的模式和开凿的盗洞,也都属于直接且省力的模式,不用说,这些明显也都是有经验的行为。
再加上埋尸到原有的墓穴这种行为,从江远的理解来说,这整个过程和杀人的方式,都具有相当的专业性。
专业是需要经验的浇灌的。
杀人杀的专业,说明死人不止一位。
所以,江远看到此案,就没有轻易的放下。
至于石庭县的痕检和法医们的想法,在江远眼里根本是无足轻重。
几人也确实没有奈何。
如果说,江远初来乍到的时候,白健等人还对江远有一点点的不信任的话,现在就只会不服气和不好意思,但信任值绝对是拉满的。
卧龙凤雏们的心思,他们累不累,也绝对不会被领导们放在心上。
江远自带的警员们,也是漫山遍野的撒了出去。
大家先将很明显的盗洞给标注出来,一天下来,也是标了几百处之多。
翌日。
柳景辉从省厅请来的专家李翔就来到了现场。
柳景辉给江远等人介绍道:「李翔是咱们省里,侦办盗掘
古墓葬的专家,追回的一级化石
有好几十块......」
李翔有50岁的样子,一边听柳景辉的介绍,一边和他握手,两个人摇啊摇的摇了好久。
等柳景辉介绍完了,李翔笑道:
很多专家都是这么成型的。江远笑笑,道:
说着,江远将案件的情况给李翔约略的介绍了。
李翔听的极认真,等江远说完了,才道:
江远却是摇头,道:
李翔平日里搞案子不少,这样的案子也是极少机会遇到的。
江远想一想,就形容道:
江远略略的做了一点解释,但并没有细致的说明具体的情感等内容,是怎么从尸体上看出来的。
李翔其实也不是很在意,满足了好奇心之后,就道:
他在路上就看了卷宗,做了思考的,这会儿说到自己擅长的部分,脸上不由挂上了微笑,道:
江远讶然。
江远听的赞同点头,问:李翔说着道:
江远一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
李翔一口气说完,又补充一句:
江远一口答应下来,立即拉着人,再次前往西山。
李翔带头,继续一个墓穴一个墓穴的扫过去。
石庭县的卧龙凤雏们跟着,再不敢说墓穴太多之类的话。
不一会儿,李翔就找到一个回填过的墓穴,再登高望远,就道:
柳景辉一眼就看出他有所保留,立即问:
李翔念叨了两句,道:
柳景辉道。
李翔哈哈一笑,再指挥着工程车辆和人员上阵。
两个小时后。
这座百
余年前的墓穴,就被刨开一个大洞,里面的两具尸体,都暴露了出来。
一具尸体安稳的躺在棺木中,另一具尸体,却是散落了一地。
江远立即上前,一个简单的法医问候,就打了电话给了黄强民。
黄强民一轱辘就爬了上来,大略的听了江远的描述,整个人就兴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