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弓如霹雳弦惊
一众小喽啰听了秦飞羽的计划,连呼二当家智勇双全。
然后便领命去了。
此刻,方寸山上苏吉演练着《撼山易筋经》,而霍抟带着三个孙儿,打扫山上的各个角落。
忽然苏吉停下了动作,侧起耳朵,隐约听到山下传来呼喊声。
“牛蹄寨,响当当,英雄汉,聚一堂。”
“小瞎子不识相,疯人山变作死人山~”
声音越来越近,好似还有敲锣打鼓。
当听到‘牛蹄寨’三个字的时候,苏吉便知道事情恐怕不简单。
随即让霍抟领着三个孩子躲进茅屋,自己则抄起竹竿往山下走去。
山下的喽啰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铜锣皮鼓,一个個正敲得起劲。
他们知道那个瞎子山人会扔石子,所以不敢靠的太近。
反正动静怎么大,就怎么来。
当看见一个瞎子山人点着竹竿,晃晃悠悠下山的时候,俱都面色一喜。
喊得更加起劲了。
“牛蹄寨,响当当,英雄汉,聚一堂。”
“小瞎子不识相,疯人山变作死人山~”
他们边喊边走,你敲锣我打鼓,目的就是引得苏吉下山。
此时方寸早已经发现了他们,只是觉得他们行为怪异,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戒备。
随即便给苏吉发了一道神念,让他小心。
苏吉也猜到这群山贼定是故意引自己下山,当下竖起耳朵,不敢放过一丝声音。
只是敲锣打鼓的声音太大,而且这群喽啰,时左时右,边跑边喊。
一时间也拿捏不准他们的位置。
“小瞎子,拿竹竿,看不见,走得慢。”
……
纵使是泥人此时也已经有了三分火气,苏吉冷哼一声,一粒石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射而出。
铛!
苏吉皱了皱眉头。
这一下声音铿锵,显然打中的不是人。
而另一边山贼喽啰看着铜锣上凹进去的小坑,不禁心惊胆战。
原来冯三那鸡霸没有蒙人。
这瞎子山人的飞石子当真厉害。
不过他们都有早有准备,敲锣打鼓的时候,都放在胸前挡着。
即便如此,也震得双手发麻。
“小瞎子,耳朵灵,飞石子,打不着~”
“干生气,跳跳脚,追不上,直挠头~”
见一身装备成功挡下了石子,山贼喽啰的胆子也越发大了。
时不时还敢凑到苏吉身前。
苏吉低着头,眉头紧皱。
他的听觉虽然灵敏,但对方的声音太大,太杂。
在声音的掩盖下,很难分辨出脚步和呼吸。
“小瞎子,耳朵灵,飞石子,打不着~”
“干生气,跳跳脚,追不上,直挠头~”
山贼喽啰见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登时便相互对了个眼神。
敲锣打鼓的声音骤响。
在声音的掩护下,其中一个大着胆子凑到近前前,朴刀当头斩下,快如闪电。
苏吉心中一颤,瞬间便感觉到一道锋芒袭来。
身体若有所感,下意识的使出了‘赶山形’的一个变化。
侧头摆尾,身形凌空一扭。
轻松将刀锋让开。
那喽啰轻‘咦’一声,正欲后退时,苏吉手中的竹竿已经抽了过来。
苏吉知道他们身上穿了护甲,打身上未必能奏效,于是又转而用出‘翻山形’中的一个变化。
手中的竹竿忽然急转直下,直奔对方的下三路而来。
啪~
果然如他所料,竹竿正好打在对方的脚趾上。
哎哟!
一声惨叫,那喽啰双手抱住自己的脚,滚落在地,而右脚上已经鲜血淋漓。
众喽啰见状顿时大惊失色。
这瞎子不光会飞石,连近身功夫竟也如此了得!
不等他们逃走,苏吉的竹竿已经袭了上来。
可正在他要痛打落水狗的时候,心头忽然又是一阵狂跳,浑身的汗毛直立。
这种感觉好像是被猛兽盯着,生死攸关。
苏吉想也不想,使出‘翻山形’的另一个变化,脚下轻点,身形硬生生往左平移了三尺。
嗖~
一道箭矢贴着耳朵擦了过去,直接射进身后的巨石。
嗡~
入石三分,箭尾兀自颤动。
苏吉心中一惊,身形急变,同样是‘翻山形’的变化之一。
只见他衣袂飘飘,四肢舒展,却在半空中忽然疾坠,矮将下去。
嗖~
这时第二根箭矢恰好从他头上飞过。
唰唰唰~
接连三支箭。
都被苏吉用‘翻山形’躲开。
这时他已经猜到对方声东击西之计。
当下也不管身前的喽啰,不退反进,朝箭矢发来的方向狂奔。
通过刚刚的几箭,他已经判断出弓箭手隐藏的位置。
而此时埋伏在树上的秦飞羽却是大吃一惊。
没想到对方的身法竟然能如此轻松的躲开自己的箭矢。
心中一狠,弓弦疾发。
‘唰唰唰’
箭矢雨点般飞出。
而苏吉的身形也随之在山间左右腾挪。
都说‘弓如霹雳弦惊’。
他虽然看不见,但弓弦的铮铮之声,却异常刺耳。
这段时间以来,苏吉一直生活在山上。
这条路不知道已经走了多少遍。
路上有几颗草他都一清二楚。
他的身形越来越快,转眼间就到了那棵树下。
毫不犹豫气灌指尖。
啪~
听声辨位,石子疾驰而出。
叮!
一声脆响。
却是石子正好与箭矢相撞。
金属箭簇登时在半空碎开。
树后的秦飞羽瞳孔一缩,他知道这不是巧合。
而是对方的飞石之术已经达到例不虚发的境界。
震惊之余,箭已经在弦上。
秦飞羽嘴角冷笑,这么近的距离,看你如何躲开。
他毫不犹豫的拉满弓弦。
噌~
箭矢疾驰而出。
以他的准头,这一箭必定能够穿过对方的头颅。
就像自己的外号‘穿葫芦’一样。
箭矢穿过了树叶,穿过了虚空。
五丈、三丈、两丈……
三步、两步、一步!
秦飞羽心中笃定,这么近的距离,对方不可能躲开。
眼看着还有半步,箭矢就能穿头而过。
可就在这时,树下的少年忽然微微侧头。
箭矢擦着发梢,离他的脸只有两指距离。
他甚至能感受到箭簇的锋芒。
但他却依旧镇定自若。
这正是‘崩山形’中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崩山形,对应的正是‘坐卧行走’中的坐。
坐于形,静于心。
心静则智起,周围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感知之中。
就算再细微的动作也不能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