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5200阅读网

①大乾编年史、官职、爵位设定(求收藏)

小说:红楼之满庭芳 作者:小学生会长 更新时间:2023-11-22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5200xiaoshuo.com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本章所有设定纯属虚构,与正史无关,切勿对号入座。

  ~~~~~~~~~~~~~~~(正文如下)

  大乾编年史:

  崇祯十五年(1642年)陇南李家崛起占领甘肃大部,同年年底家主李思齐率众投李自成,被封敦煌郡公。

  1645年李自成兵败后,李思齐吞并山、陕、甘,称王建制,随即北上抗清,南联大西,东交南明,西抚鞑靼土默特部。

  1647年兼并大西,1653年趁清南攻南明之际,复套出阴山,收漠南蒙古三十六部,与南明、清成三足鼎立之势。

  1654年在长安建立大乾称帝,建元泰始,大封群臣,称泰始勋臣,三公十四候,吸取明清长处,摒弃糟粕,轻徭薄赋,励精图治,国力逐渐强盛。

  泰始四年(1658年),与南明联盟,分三路伐清,历时7年,于泰始十一年将清赶出山海关,掌控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与南明划淮河而治理。

  同年(1665年)效仿前明天子守国门,迁都燕京,称神都。

  然泰始帝因多年征战,屡有创伤,在位16年,于泰始十六年(1670年)驾崩,享年57岁,太子李念祖36岁继位,建元昭武。

  昭武帝继承泰始帝遗志,北抗清廷,南望残明,修养生息九年之后,于昭武九年(1679年)发动灭南明之战。

  历时四年,于昭武十三年(1683年)秋灭南明,一统中原,随即大封群臣,称昭武勋臣四王十公十八候。

  昭武十四年(1684年)携大胜之威,御驾亲征北伐清廷,出山海关攻占锦州,昭武十六年(1686年)夏与清盘锦大战。

  连战三月,不幸遭遇流矢,不治身亡,享年52岁,双方损伤都很严重,随即罢兵言和,以辽河为界,建锦州大营,以其为抗清前沿。

  帝崩,神都大乱,诸皇子发动兵变与太子争夺皇位,勋贵文臣多半参与,称昭武事变,最终年仅十六岁昭武帝嫡幼子李怀宗胜出。

  李怀宗于昭武十六年(1686年)在神都继位登基,建元兴隆,重振朝纲,立志为昭武帝李念祖报仇。

  分别兴隆六年(1692年),兴隆十七年(1703年)夺清廷西京沈阳、上京会宁府,封边军十二候。

  清廷被逼东迁,攻下高句丽半岛和东瀛九州岛,定都平壤,称清东京。

  此后大乾又多次北伐东功,未见功效,但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大乾国内亦有乱象,西南土司、江南白莲多有作乱,兴隆二十一年(1707年)祭告上天,改元咸宁。

  自此开始休养生息,撤锦州大营,建辽东三镇,为沈阳镇、会宁镇、黄龙镇,移民充边,实行军屯,勋贵多有封地在此,以防清廷。

  终于在咸宁三年(1710年)平息大乾国内叛乱,全力发展民生,大乾迎来经济、交通、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迅速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强盛的国力、丰厚的经济、盛行的文化,这些都让咸宁帝感到满足,并很快沉醉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中,五下江南,所费奢靡。

  咸宁二十五年(1732年),趁咸宁帝北狩之际,太子义忠亲王李延嗣谋逆造反,遭遇镇压,李延嗣自刎神武门,称神武门之变。

  咸宁帝大发雷霆,勋贵大臣卷入不计其数,文官趁势崛起,咸宁帝经此变也元气大伤,随即封皇四子义德亲王李延昭为太子。

  同年清廷传言雍正帝要退位,但其后数次谋划西攻大乾,辽东三镇苦不堪言,多有失地之败,咸宁二十七年(1734年)咸宁帝再次御驾亲征,受伤而返。

  清雍正帝积劳成疾,卧榻半年之久后驾崩,于咸宁二十八年八月(1735年)清乾隆帝继位,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百姓,妄图谋求神州大地。

  同年,咸宁帝册封义忠亲王遗孤李彰为新任义忠亲王,并欲封其太子,都中兴起波澜,朝堂大乱,此议遭群臣抵制不遂。

  咸宁帝无奈,随即禅位太子李延昭,建元顺德,称顺德帝,咸宁帝时年65岁,在位49年,仍驻大明宫。

  顺德帝李延昭时年33岁,驻宣政殿临朝,自此开始二帝治世时代。

  大乾文官设定品级职官:九品十八级。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宗人府宗人令、五军都督府左右都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六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留守司正留守、都指挥使;

  从二品:布政司左右布政使、都指挥同知;

  正三品:六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按察司按察使、留守司副留守、都指挥佥事、卫指挥使;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布政司左右参政、卫指挥同知;

  正四品;都察院左右佥都御史、通政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左右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按察司副使、各府知府、卫指挥佥事;

  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布政司左右参议;

  正五品: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大理寺左右寺丞、六部各清吏司郎中、光禄寺少卿、尚宝司卿、太医院院使、钦天监监正、各府同知、所正千户;

  从五品:翰林院侍读学士、尚宝司少卿、鸿胪寺左右少卿、六部各清吏司员外郎、各州知州、五军都督府经历司经历、卫镇抚、所副千户;

  正六品: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府丞、国子监司业、尚宝司司丞、太常寺寺丞、太仆寺寺丞、六部各清吏司主事、太医院院判、兵马指挥司指挥、所百户;

  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光禄寺寺丞、鸿胪寺左右寺丞、布政司经历司经历、各州同知、所镇抚;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六科都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五军都督府经历司都事、都察院经历司都事、太常寺博士、兵马指挥司副指挥、按察司经历司经历、各县知县;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中书舍人、六科左右给事中、锦衣卫经历司经历、布政司经历司都事、各州判官;

  正八品:翰林院五经博士、国子监监丞、都察院照磨所照磨、钦天监主簿厅主簿、太医院御医、按察司经历司知事、各府经历司经历、各县县丞;

  从八品:翰林院典籍、国子监典簿厅典簿、博士厅博士、布政司照磨所照磨;

  正九品:翰林院侍书、司经局校书、国子监学正、都察院照磨所检校、钦天监五官司历、各府经历司知事、各县主簿;

  从九品;六部都察院大理寺司务、翰林院待诏、国子监学录、各府儒学教授、各府阴阳学正术。不入流;县镇公塾教谕、塾师,乡老村正等

  大乾武官设定:品级职官:

  正一品武官:昭武将军(称大将军)、建威将军;

  正二品武官:龙虎将军、兼职总兵;

  从二品武官:驻军副将、定国将军;

  正三品武官:昭勇将军、昭毅将军、驻各地参将;

  从三品武官:怀远将军、定远将军;正四品武官:明威将军、广威将军;

  从四品武官:信武将军、宣武将军、显武将军;

  正五品武官:州府守备、武节将军、武德将军;

  从五品武官:武略将军、武义将军;

  正六品武官:千总、昭信校尉;

  正七品武官:把总;

  正八品武官:百长什长;

  正九品官:驻守边疆要地州县武官巡检

  大乾爵位设定:

  爵位:分宗室爵、异姓爵、文官爵(咸宁年间废除,改为封职。)、封职,均只有爵号和食禄,无封邑。

  宗爵:八级二十四等,亲王(超品)、郡王(超品)、镇国将军(正二品)、辅国将军(从二品)、奉国将军(正三品)、镇国中尉(从三品)、辅国中尉(正四品)、奉国中尉(从四品),除嫡长子继承世袭罔替,其余皆降等袭爵。

  异姓爵:降等袭爵,非嫡子不可继承,功爵,为上等爵位,五级十五等,公(超品)、候(超品)、伯(正二品)、子(正三品)、男(正四品),非功不封,通过爵考方可承袭,若考不过,则只能转为同品勋爵。勋爵,为下等爵,五级十五等,神威将军(正二品)、镇威将军(从二品)、威烈将军(正三品)、威远将军(从三品)、威明将军(正四品)。

  文官爵:为一世爵,不可承袭,爵等无定制,一般为公爵以下,后废除,改封职。

  封职: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特进光禄大夫、六部尚书;从二品:诸金紫光禄大夫、谏议大夫;正三品:诸银青光禄大夫,诸谏议大夫;从三品:正奉大夫、通奉大夫。

小说5200阅读网www.5200xiaoshuo.com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