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第392章 看到英镑
傍晚。
摄影师拍了整整一卷杨峰在写字台后工作的照片,才结束了今天的工作。
王记者婉拒了晚餐的邀请,回到招待所中奋笔疾书,留下其他人,来到杨家,畅饮整晚,并吃元宵过节。
第二天开始,杨峰陪着宋健等人在西寨子乡各处转悠。杨峰在西寨子乡长大,职业生涯皆在西寨子乡工作,对这片土地实在是烂熟无比,陪同上级领导考察的经验也是无比的丰富,既让大家掌握了需要的信息,又让行程不至于过于辛苦。
王记者文思如泉涌,恨不得在路上就写出文章来。
宋健也道:“老杨基层经验丰富,资历也深,把你放在西寨子乡,真是埋没了。”
杨峰自豪之余,自谦道:“也就是你这么看了,到溪县和南湖市打问一下,人家也有人家的说法。”
他做党委书记的这些年,得罪的人不知多少,要不然,也早该升上去了。
宋健笑了两声,道:“机关里的消息算不得准,机关干部的看法,往往也不是从个人的能力和品行上进行判断的。”
他说到这里,没有继续深入下去,转而道:“就我看来,是西寨子乡的基础太差,把老杨你给拖累了。现如今最好的办法,是把西寨子乡交给年轻人,让他们锻炼一下,继续积累。老杨你呢,应该力争上游,到省里,至少是到市里看一看。”
宋健确实是为杨峰好,同时又出主意道:“你还有些年才退休,再留在西寨子乡,浪费了。不如先到省里来,以你的能力,用不了几年,就能站稳脚跟了。”
别人是不会一口气说这么多的,换其他上级官员过来,就算看好杨峰,至多是给他一个建议,非得杨峰自己努力争取,才有一些机会。宋健也是认可了杨峰,才会设身处地的帮他想办法。
杨峰沉吟了一下,说:“西寨子乡交给年轻人我不反对,省里我是不想去了。你说我一个科级干部,在乡里还算一号人物,到省里又算是什么,再说,我离退休也没多长时间了,还是不折腾了。”
“你还没到知天命的时候呢。”宋健一笑,道:“省里的职位多了,你要是有心,总能找到合适的,别说你还有十多年的时间好干,就是只有一年时间,想干出成就来,也并非不可能,咱们这一代人,战天斗地,怎么,现在连送年轻人一程的能力都没有了?”
“省里的职位多归多,想要的人也多,咱们觉得好的,别人也觉得好,我看难。”如果是去溪县或者南湖市,杨峰说不得就显会婉拒了,但是去省里任职,确实打动了他。
要不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杨家的能力止于南湖市,对平江市和河东省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偏偏杨峰看不上溪县和南湖市。
事实上,就中国的政治结构来说,地级市或者区县的主要工作,都是基层工作,不需要他们有高屋建瓴的超高水平的政治决策,这些职位的性质,与乡党委书记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而到了省级单位,务实的机构就减少了,务虚的单位就增多了。
杨峰还真是有点想要做务虚的工作,用文件和政策改变世界,这是每个中国官员的梦想。
也是最难得到的工作了。
宋健也就是一名处级干部,在宣传部内是一号人物,却是由不得他来沾手人事大权,遂道:“自然是有些难的,但也不是不可能。树典型不就是为了千金买骨吗?让优秀的基层干部进入省级机关,也是个挺好的宣传题材。”
但也就是宣传题材了。别说是宋健了,就是省委宣传部部长,也不敢说想把谁安排到哪里,就能安排到哪里,如今的河东省,副省长都有9个呢。
王记者暖场道:“我觉得,咱们河东省最好的位置和最差的位置都是一个,招商。”
“怎么说?”小李配合的问。
“说是最好呢,是因为招商的工作好衡量,找到了投资商,就是成绩,你看最近升起来的黄局长,就是找了一千多万的投资,省长大手一拍,给安排到省计委了。”王记者说的信誓旦旦,宋健笑而不语,计委的职位可是十成足金,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不过,要往简单里说,逻辑也是成立的。
现在的官场,最容易得到政绩的,就是招商了。
小李再问:“最差又怎么说?”
“最差的位置呢,是因为招商难,咱们河东省地处内地,,投资环境本来就不好,有好的资源,也不一定允许引进投资,做起来是很难。”
“有点道理。“几人对此都赞成。
宋健更道:“这是一体两面的,就是因为招商难,招商的成绩才突出。”
王记者得到了鼓励,接着道:“所以说,现如今能挑着位置做的人,一种是能引进投资的,一种是上面竖立的典型,杨书记这一次要是能把牌子竖起来,到省里工作,还是不难的。”
他说了一圈,还是绕了回来,而且补全了宋健前面说的话,完美的实现了宋健的意图。
宋健点头,又笑道:“咱们内地找投资可不容易,像是香港人都喜欢投资广东,他们自己说广东话,广东又是家乡,发展也快,又有港口,咱们内地呀,找个外地人都不容易,确实不好吸引投资……老杨,我记得你说,你儿子和一个外国公司的关系好?”
杨峰不怎么上心的道:“那是家英国公司,已经投资在西堡肉联厂了,那是西堡镇的地盘。”
“管它是西堡镇还是西寨子乡呢,你身上要是带一家外国公司的投资,省里的位置,还不是你想要哪个,就有哪个?都不用写合同,只要外国公司的代表给你一个口头保证,再把我们的宣传效果加上,想去发改委也没问题呀。”这种时候,宋健的文青也褪色了,官僚属性开始发挥作用。
杨峰想了一下,否定道:“没听说他们还要投资的。”
宋健也就是一说,自然以为英国公司与杨锐是一锤子买卖,不禁遗憾道:“要是能当面聊一下就好了。英国是以前的世界霸主,现在的香港还在英国人手里,投资一点钱,比港资还轰动。”
84年正是中英谈判的时间,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
几个人自然而然的顺着此话题聊了下去。
宋健是真的有心将杨峰拉到省里去,因此即使是聊天,也是帮杨峰出谋划策,顺便还有说动他的意思。
要是其他的乡党委书记,宋健宣传归宣传,一定不会去考虑这些事情,但这两天与杨峰聊天下来,宋健却是有知己的感觉,将之带到省里,并以之为同盟军的想法,就抑制不住了。
这一天的聊天,又持续到很晚,杨峰也不拉他们下馆子了,照旧是回家吃饭。
差不多时间,弗兰奇也邮局返回,他打了整整五个小时的越洋电话,尽管其中三个多小时都在等待,但高强度的电话会议,还是让他疲惫。
同时,还有一点点的兴奋,因为杨锐提出的构想,得到了总部技术部门的认同。
杨锐提出的构想依旧是基于植物提取法的,在这方面,杨锐已经以一己之力,建立了相当的技术壁垒。而他通过华锐实验室做的验证试验,也很好的佐证了自己的“新”理论。
理论上,杨锐提出的构想能够将捷利康现有的植物提取法生产的辅酶Q10的产率提高两倍以上。
就捷利康的情报而言,即使日系公司的新工厂投产,产率也不会有这么高,更重要的是,升级捷利康的现有工厂,远比日本人新建工厂要便宜的多。而他们提前储备的茄尼醇,也能够保证自己始终具有产能优势。
这意味着,价格战的所有准备工作,都已完成。
唯一欠缺的,就是完备的技术了。
“杨锐,总部愿意重新探讨你的赞助合同,我们只需要做一点小修改,就可以签约了。”弗兰奇走进杨家的院子,就大声叫了起来。
实际上,捷利康总部已经不在乎首期投入是10万,20万,还是50万了,一套完备的高产率技术价值百万,在这种时候,更是弥足珍贵,弗兰奇只是为了更好签订合同,才故意加上探讨这个词。
但他很快后悔了,因为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杨锐,竟然笑呵呵的同意道:“我也想重新探讨一下合同,嗨,我觉得赞助合同是多此一举,给我们双方都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不如让我先做一段时间的实验,有了成果以后,我们再继续讨论。”
如果技术开发出来了,那就像是杨锐之前两次与捷利康谈判时一样,足可以狮子大开口了。
赞助合同是捷利康初期承担较大的风险,而获取较多的可能回报。
等实验做出来以后,风险都被杨锐承担了,理所当然的,杨锐也应该有更高的回报。
走出了一身燥热的弗兰奇,脸上的热汗唰的流了下来。
“杨锐,这是你朋友?”坐在院子一角喝茶的宋健听不懂他们说的英语,眼睛却亮的像是看到了英镑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