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故人相见
崇祯22年9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及吴三桂等数百个守备以上降将被判处磔刑,继而押赴菜市口凌迟处死。荾
吴三桂据说被割了足足三千六百刀才终于咽气。
祖大寿因为年老体衰,还没等到公审就病死了,因而得以逃过一劫,但是他的几个儿子还有孙子都没能逃过惩罚,都被凌迟处死。
还有孔耿尚各家男丁,全部凌迟处死。
这其实并非崇祯本意,崇祯并不想杀这么多人。
像吴三桂、孔有德这些首恶当然应该千刀万剐,但是像祖泽清、耿精忠、尚之信这些就真没必要处死,耿精忠和尚之信此时还只是个孩子。
但是有些事连崇祯也阻止不了,因为众怒难犯。
不让老百姓把胸口的这口恶气泄出去,就有可能落在他的头上,两害相权取其轻,崇祯就只能选择将吴三桂、孔有德等降将灭门。荾
9月下旬,京师的事务终于告一段落。
崇祯终于得以率禁卫旅离开京师南下。
禁卫旅也已经正规化,兀巴炭等八百夷丁已经全部调去了辽东,充当即将编练好的五个骑兵师的军官,现在的禁卫旅的军官全部都由士子以及国子生充任,五千多名士兵则从北直镇的十余万将士之中选拔。
为了赶时间,崇祯没有走水路或海路。
而是直接骑马走陆路,经由徐州南下。
到9月底时,崇祯率禁卫旅抵达徐州。
南直总督堵胤锡知道崇祯极度厌恶***,所以并没有组织官员搞任何仪式,只是找了杨破奴、王老实等几个老兵到夏镇迎接。荾
看到杨破奴还有王老实等几个熟面孔,崇祯果然很高兴。
崇祯调侃道,
杨破奴便道:
堵胤锡闻言吓了一大跳,心说杨破奴你说什么胡话?别仗着跟圣上熟就能乱说,身为臣子需要知道进退,懂得本分。
王老实几个更是吓得腿都发抖。
崇祯却笑道:
荾
杨破奴知道崇祯的脾气,所以丝毫不慌,还自称我。
崇祯道。
杨破奴闻言顿时就来了精神,这些年他就盼望着打仗,上回没赶上八里桥之战,都快憋出内伤。
随行的高起潜一句大胆险些就脱口而出。
不过话到嘴边却又咽回去,因为这个杨破奴可不是普通的镇兵,这小子的名字都还是万岁爷御赐的呢。
荾
崇祯笑骂道:
杨破奴愕然道,
崇祯又说道,
杨破奴又问:
崇祯道,
杨破奴急道,
崇祯笑了笑,又转头对随行的堵胤锡说,荾
堵胤锡笑道:
崇祯又道,
杨破奴道,
不光杨破奴,从王老实等几个老兵的身上,崇祯也能感受到强烈的求战欲望。
不过崇祯也非常清楚,这绝不是出于爱国,而是出于利益的驱使,因为应征打仗不仅有补贴,打了胜仗还有赏赐。
参加八里桥之战的新军每人都赏赐了55元!
消息传到徐州,杨破奴他们眼珠子都瞪圆了。荾
这可是55元啊,在兖州府都能置下十几亩地!
杨破奴又问道:
关于这,崇祯还真不是瞎说,现在大明真有这个实力。
比如说张献忠,2个师就能够轻松碾碎。
李自成强一些,3个师的兵力也足够了。
而且大明现在有钱又有粮,真有能力多线作战。
想到钱粮,崇祯又问堵胤锡道:荾
说起粮食收成,向来沉稳的堵胤锡也是不免变得有些眉飞色舞起来,
停顿了下,崇祯又道:
堵胤锡道,荾
听到这话,崇祯就不免轻叹一口气。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每当有战乱时,遭受兵灾也最惨重,人口损失九成甚至九成九是常有的事。
堵胤锡犹豫了一下又道:
崇祯道,
堵胤锡道:
崇祯脸色冷下来:
堵胤锡答道,荾
按大明律,地方官府是管不到藩王的。
藩王哪怕是杀人放火,也只有宗人府能管得了。
崇祯沉声说道,
这也是大礼教之争的成果之一:废除皇亲国戚特权。
本来,就算是崇祯有这个念头,也没办法付诸实施。
因为这与儒家提倡的尊尊亲亲贤贤的思想严重相悖。
可是经过了数年的大礼教之争,平权思想逐渐开始被世人接受,尤其是随着大量的妇女冲破家庭的束缚,冲破礼教的禁锢,进入工厂工坊做工,平权思想就变得更加的普遍,到现在更是获得了多数士族阶层的拥护。荾
……
比如当今首辅张慎言,就旗帜鲜明的支持人人平等。
张慎言不光主张废除皇亲国戚的特权,还主张撤藩。
但因为在内阁内部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只能拿到文华殿上议决。
张慎言身为首辅有优先发言权:
荾
顿了顿,张慎言又道:
紧接着,刘理顺也说了一大通。
刘理顺坚决反对撤藩,更反对剥夺宗亲俸禄,认为这与儒家的三纲五常严重相悖,属大逆不道之举,你一个臣子,有何权力夺宗亲俸禄?
其实以刘理顺为代表的官员还有另一等担心。
担心废除皇亲国戚特权只是开始,还有后续。
后续会不会废除士绅免税的特权,一体纳粮?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只能交由文华殿议决。荾
足足过了半个多时辰,最终结果才终于统计出来。
首辅张慎言以微弱的优势胜出,撤藩并剥夺宗亲俸禄的决议通过,属于大明藩王以及皇亲国戚的好日子一去不返。